在刚过去的伦敦时装周中,最受瞩目的活动之一应该就 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硕士毕业秀 Central Saint Martins MA Show。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央圣马丁已经成为年轻设计师进入时尚行业的重要跳板,其著名校友不仅包括了 Kim Jones, Phoebe Philo, John Galliano, Alexander McQueen 等行业中最具影响力的先锋人物,还成为了发现新兴设计师和品牌的摇篮。CSM MA Show 中所选出的优秀毕业生更是通常被寄予成为下一代创意总监的期望。
在今年的 Central Saint Martins MA Show 上,共有 21 位设计师参与秀场展示,带来了总计 126 个造型,而在这当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无疑就是来自中国的力量。CSM MA 2024 届中有 4 位年轻的华裔设计师作品出现在本次秀场之上,他们的设计让我们看到了新一代设计师的潜力所在。今番,我们就特意邀请到这四位设计师 Flora Kejia XU, Joyce Bao, Yanya Cheng, Zhuoran Liu 与他们聊聊进入 CSM 的故事,品牌的方向,以及毕业后的未来打算等等,此外他们还为我们分享了个人的 5 年计划,也让我们期待一下这些新生力量的未来!
Interview with Flora Kejia Xu
“新的自由,尊重细节,对日常生活的思考。”
Flora Kejia Xu 的毕业系列「The Roaming Passages」探索了现代背景下传统办公文化的变革。在这个系列中,朝九晚五的传统办公概念被重新定义为更加流动和灵活的工作文化,人们需要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之间切换,使得工作经常需要在通勤和旅途期间继续进行,工作和个人生活之间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
设计灵感来源于现代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Flora Kejia Xu 捕捉了他们旅途和生活的片段。这种不断移动的工作场景激发了她将户外服装与正装相结合的想法,采用防水防风的户外面料和科技羊毛制作,保留了部分传统版型,同时结合了户外服装的功能性。
你是如何开始对设计的兴趣的?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个人背景吗?
Flora Kejia Xu:我对服装和男装的兴趣是来源于 2010 年左右,当时很多男性的形象变得更加丰富,我被这种变化吸引,了 解并创造形象就是我想做的全部事情。后来 15 岁去了澳大利亚,接触到了不同文化和不同想法,开始了解设计更多的开放性。再后来就期望去到 CSM 感受更先进的知识。当谈论到男装,经常有人提到「男子气概」,可能我是由女性的视⻆去设计思考,「男子气概」是我很少去考虑到的问题,自由选择穿着是每个人的权利。
你进入 CSM 的故事是怎样的?
Flora Kejia Xu:一开始是报有要进入全世界最好的服装设计殿堂的想法。得到这个机会后,发现这只是一个起点,这里 全部都是拥有相同冒险精神的同龄人,这几年的学习会让你看清自己到底是不是适合服装这个产业,大家看到许多从 CSM 走出来的成功的服装设计师,但也有很多放弃服装想要开辟新道路的人。天赋是这个 学校的入场卷,如何掌握自己的生活,将思考感恩地赋予在设计上,是我能持续设计的关键。时刻保持专业度,敬业对待每一个细节是我在这 7 年中最大的收获。
在 CSM 的学习经历中遇到过什么特别有意义或者难忘的时刻?
Flora Kejia Xu:女性男装设计师一直是男装专业的少数群体,即使在意识相当流动的 CSM 也是一样。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我要选择男装,我不是男人怎么会理解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喜好。我从不觉得人们还会在当下问男性女装设计师这个问题。 毕业后的第一步打算是什么?
Flora Kejia Xu:
开展个人品牌并不容易,可以和我们说说你的一个 「5 年计划」吗?
Flora Kejia Xu:
Interview with Zhuoran Liu
“软雕塑,服装与艺术结合,雕塑与服装的联系。”
Zhuoran Liu 的毕业设计灵感源自他个人的经历,作为一名跨专业学生,他之前学习雕塑专业。整个项目都围绕着雕塑与他之间的关系展开。他的设计灵感来自于雕塑工具,如雕塑刀,衣服的分割线和廓形都是从这些工具中汲取的。颜色则灵感来源于雕塑泥土的色彩,如灰色和黑色。在他的系列中,他还加入了蕾丝和金属元素。他希望通过蕾丝这种柔软的面料表达他在本科期间的一种被束缚的脆弱感,而金属元素则与蕾丝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设计中,他将传统西装与他对雕塑的理解相结合,例如,他将西装的领子改造成了锋利且圆滑的形状,将雕塑刀的形状融入了服装结构中。
你是如何开始对设计的兴趣的?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个人背景吗? Zhuoran Liu 我大概对服装设计开始感兴趣是初三看了 Margiela 1998 那场秀,被悬挂的服装艺术当时深深打动我,从哪个时候开始就很想当一名时装设计师。
你进入 CSM 的故事是怎样的?它对于你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何影响?
Zhuoran Liu:
我并不认为来 CSM 读书就一定能出名或者爆火,每年那么多毕业生,出名的其实也是凤毛麟角,所以即便从 CSM 毕业也不是成功了或怎样,更多的像是个开始,就像我认为 CSM 是给你个平台让更多的设计师从这里跳到更好的平台,从而获得更好的资源。
在 CSM 的学习经历中遇到过什么特别有意义或者难忘的时刻?
Zhuoran Liu:
毕业后的第一步打算是什么?
Zhuoran Liu:
开展个人品牌并不容易,可以和我们说说你的一个 5 年计划吗?
Zhuoran Liu:
Interview with Yanya Cheng
“平和,探索,生命力,敏感,浪漫”
Yanya Cheng 的毕业系列设计名为「On the Way」,灵感源自 Yanya 在去机场的路上的构思。在旅途中,她频繁地整理行李,不断追逐下一个目的地,同时尝试找到内心的平静。Yanya 想要探索人们持续「在路上」的生活状态,聚焦于每个人内在的生命力。
Yanya 使用人工智能去尝试将零碎的视觉信息组合成视频,但结果并非完美,然而实验中出现的「误差」,也让这些像素化的元素成为其灵感来源。因此,在毕业设计中,Yanya 将人工智能识别的长方形作为「像素」融入到制版中,将服装的版型结构转换成长方形之间的关系结构,同时保留了视觉效果和穿着时的动态灵活性。
你是如何开始对设计的兴趣的?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个人背景吗?
Yanya Cheng:
你进入 CSM 的故事是怎样的?
Yanya Cheng:
在 CSM 的学习经历中遇到过什么特别有意义或者难忘的时刻?
Yanya Cheng:
开展个人品牌并不容易,可以和我们说说你的一个 5 年计划吗?
Yanya Cheng:
Interview with Joyce Bao
“中⻄方文化共存,女性视角,易碎感与攻击性共存。”
Joyce Bao 的毕业系列灵感来源于她作为一名美籍华人女性的视角。在成长过程中,她常常感受到东西方文化对亚裔女性的刻板印象和束缚,这种感觉让她感到窒息。因此,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设计挑战这种束缚,展现女性细腻与坚毅、易碎感与攻击性共存的视觉效果。
Joyce 参考了东西方历史上的盔甲和战袍,以及中式传统服饰的细节。她使用了重复绗缝的面料设计,这一设计灵感来源于盔甲的防护垫,但在面料上则用雪纺和丝绒代替。大部分布料都经过手工染色,系列中穿插的明亮红色,象征着静谧中的喧闹与大胆的瞬间。设计轮廓则围绕在整套设计是否具有飘逸灵性的核心概念上。这种灵感来自于 Joyce 在中国童年时期看到的武侠女主角,以及她们在飞檐走壁时衣袂飘扬的场景。
你是如何开始对设计的兴趣的?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个人背景吗?
Joyce Bao:
在 CSM 的学习经历中遇到过什么特别有意义或者难忘的时刻?
Joyce Bao:
更值得一提的其实应该是能够成为 CSM MA 2024 届的一员。我们是一个很亲密的班,我觉得在 Fashion 中非常难得,所以我觉得很幸运认识到这些人,可以一起经历这些起起落落,在一个 Studio 里一起工作,一起打闹。我相信我们将会在未来一起打拼,互相扶持。
你觉得你的品牌能和其他品牌区别开来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Joyce Bao:
今日互动
你对时装行业的未来发展整体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 你认为会出现什么变化?
Flora Kejia Xu:这个行业一直在发生改变,快节奏的产业对时事变化总是更加灵敏。我感觉随着近几年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人们希望设计师从后台走到幕前,不光需要带来新鲜的设计,设计师本身也需要是品牌的最佳代言人。很多设计师开始在网上分享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人们开始越来越多是因为设计师的有趣从而关注到作品。这很难说是好是坏,只是现在除了做出好的设计以外,我们需要学习怎么才能更好和大众沟通自己的想法,人们和以前相比,更想走向服装背后的故事。
Zhuoran Liu:我对服装产业还是乐观的,因为大的服装结构都在转型,并且国内外也有很多平台愿意去给新的设计师平台去宣传以及曝光,以及一些公司愿意去扶持一些小众品牌去经营,我觉得这就是很大的进步。
Joyce Bao:我算是个现实主义者吧,所以很难说乐观还是悲观。有可能对于想成为独立设计师的人来说,目前整个行业都很不稳定。但我想如果没有不定性的的话我说不定不会想要做这行。这种紧迫感,这种渴望说点什么、创造点什么的意志可以促使我停止过度思考,跟随自己的直觉,我认为这是让我对生活感到兴奋的原因,这也是我对时尚总是感到兴奋的原因。我希望时装行业可以慢下来一点。很多品牌在做一些没有必要的设计,像是为了设计而设计从而失去了灵魂。一切都太快了,又有太大的重复性,我希望更多的人可以重视到时装带来的精神意义,而不只是物质意义。
本次的 CSM MA 毕业秀中哪位设计师是你的最爱?这四位设计师的观点和设计你又是如何看待的? 不妨在下方评论区与我们留言探讨。